U8国际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详情
十年行情对比,请珍惜现在的红木!
信息来源: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:2018-07-25

十几年,弹指一挥间。  

2000年出台的红木国标,刚刚筛定了33种传统使用、材质优良、有足够存量能成为商品材的红木树种,到了2016年,就有18种被列入国际二级濒危保护!到2018年,红木国标由33种变成29种。  

如果不是成材时间长、难以再生的珍稀树种,国际濒危组织何至于如此大动干弋?  

自2015年开始,从东南亚到非洲,基本每个红木产地国都出台了针对红木的禁伐、禁运、禁出政策,基本每个红木产地国都在打击、抓捕红木走私。  

如果不是难以恢复、难以补充的资源型树种,红木产地国政府何至于此?  

短短十几年时间,红木行业都发生了什么?  

海南黄花梨  

2000年,在海南收购海南黄花梨价格也不贵,还都是野生的大料、板料、老料。  

现在,不管是海南产地还是内地市场,流通的海黄木料基本都是根料、小料、新料。  

以前的料现在已基本在市场上绝迹,仅一些收藏家手里还有,只要有流通,价格都在几万元一斤。  

“海南黄花梨几近绝迹”已是业界共识。市场上基本没有流通的海黄家具料,真正意义上的黄花梨家具更是极为少见,基本只有手串、小摆件等工艺品在流通。  

大红酸枝  

2008年时的大红酸枝,在老挝的收购成本折人民币1.3-1.8万/吨。  

2008年上半年,大红酸枝大料、长料在中国正常卖2.2--2.6万/吨。  

10年时间,谁会想到10年后的大红酸枝料的价格已普超30万+,并且品相等级远远不及当年?  

2008年,最受欢迎的大红酸枝料是能开门板独板的料--净42公分以上口径、10米以上长。  

10年的时间,当时谁能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变成按根、按块卖,折吨价至少要百万以上?谁会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在红木市场上基本绝迹,可遇不可求?  

缅甸花梨  

2008年,深圳牛湖市场缅甸花梨木的通货价格正常5000-6000/吨,大方料只高出1000左右。  

那时的缅甸花梨木规格30公分起步,50公分以上算大方料,80公分--1米口径的原木很常见,1.5米宽的大板也不少,1.8米宽的才算真正的极品料。  

仅过了10年时间,1.8米口径的缅花料早已成传说;1.5米口径的基本绝迹;1米以上口径的都已罕见,如果手头有1米以上口径的,拍个照发到朋友圈一定有很多木友点赞。  

曾经很常见的口径80公分--1米料,现在也还能找到,不过都已按根、按块论价。  

红木,作为生长周期漫长的不可再生资源,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,一经砍伐便基本难以复原,必然渐趋枯竭。  

只有经历几年后再回首,才惊然的发现早已不是当年的木头。当我们还在懵懂疑惑时,短短十几年的时间,有多少曾经常见的木头已成了过眼云烟一去不返?  

再过十几年?也许很多现在常见的红木同样会成为故事,珍惜好手中的每一根红木材料,珍惜好手中的每一件红木家具!

400-106-7768